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以理论为纲 以党章为尺 做干事创业的担当者

发布时间:2016-07-26 11:31:16 信息来源:未知 浏览:205 次
【字体大小:
    95年前,当中国共产党人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时,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中华民族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困苦深渊。
    95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已是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圆梦民族复兴。
    在新起点上,以什么样的理论引领,才能将中华民族带入伟大复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布局谋篇,坚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逻辑严密的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以理论为纲 以党章为尺
做干事创业的担当者

---在普济圩农场庆祝建党95周年专题党课报告会上的讲话
殷文格
(2016年7月1日)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认识在先、行动在前和带头讲党课的要求,下面结合自己所学、所思、所想,上一次党课,主要讲3个方面问题,让我们互相共勉,让我们互相学习。
    第一,如何学习领会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中国自信、总结中国经验、增添中国优势、完善中国道路,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以“中国梦”标定民族复兴总目标,以“两个一百年”确立中国前进大坐标,以“五位一体”展开中国发展总布局,以“四个全面”明确改革发展总战略,以“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大逻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全局大变革,以“一带一路”携手世界共同圆梦,以“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前景……这些新理念,奠定治国理政的格局,体现因时而动的抱负。
    系列讲话引领中国前进。方向是指引前进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通俗易懂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给广大群众找到认同感、自豪感、目标感,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党的理论实现大众化的一次重要体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实现,既需要统一的目标方向,也需要统一的战略抓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引领民族复兴的指导方针,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飞跃。
    系列讲话加快谋篇布局。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系统阐释,再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论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经济宏观调控思路进行重大创新,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这些都为我们在新常态下怎么发展明确了发力点、具体举措。用五大发展理念抓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当前供需结构错配、低端产能过剩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又提出了“五个扎实推进”即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等新要求。对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提出了殷切期望。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场党委的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面学习。
    第二,如何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做一名合格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目的所在。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具体的、明确的,即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对照标准,要做一名合格党员,更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的就是自己是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要时时刻刻用入党誓词来警醒自己、约束自己。
  二是树立严格的党性意识。作为党员要从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定时交纳党费,自愿公开亮明党员身份做起。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能够经得起风浪的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同时,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牢固树立严实的思想,培养严实的品格,践行严实的要求,把严实的作风落实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将“看齐意识”摆在重要位置。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禁止的坚决不做,决不允许出现与中央要求不一致的言行,也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有看齐意识。
  四是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学员”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要把共产党员的标杆和带头作用发挥出来,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具体工作中。俗话说“党员怎么做,群众就会怎么学”,党员必须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实践理想信念,从一项一项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做政治坚定的合格党员。
    第三、以党章党规为标杆,努力争做“四个模范”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把“学”和“做”的要求体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落实到加快发展这个根本任务上来,推动集团化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弯道超速,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
    (一)做勤于学习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当好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在于能不能学习、善于不善于学习,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实际工作,大兴学习之风,首要问题在于牢固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是大兴学习之风的重要前提,也是使学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引向深入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学习就是责任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已经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责任的理念,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二要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志总是把学习与工作当作是两回事,是两张皮。有的一谈到学习,就会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的干脆就把工学矛盾作为忽视学习、放松学习的挡箭牌。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实际上,学习与工作是辩证的统一。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深知我的能力和水平永远不适合我的岗位和工作要求,但是我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我们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矛盾不知道怎么办,遇到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首先想到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不从自身因素早原因。市委市政府明确我们要加快推进大型农工商产业集团建设,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必须加强学习。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三要树立学习就是素质的理念。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素质的理念,在努力学习和自觉实践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荣辱观,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四要树立学习就是创新的理念。在创新中学习,根本就在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创新的理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创新理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二)做弘扬正气的模范。一名合格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人格塑造,加强道德建设,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尽职,踏踏实实干事。所谓修养,修就是要做减法,就是把我们的不切合实际、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摒弃掉;养就是做加法,通过学习和工作,使我们不断充实、充电自己,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从现实来看,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风气是正的,但也确有少数党员干部风气不正,有的根本不把事业放在心上,有困难的工作不干,有风险的工作不干,得罪人的事不干,吃苦的事不干,甚至没有个人好处的事也不干;有的不当“运动员”,只当“评论员”,只琢磨人,不琢磨事,评头论足,甚至恶意中伤;有的讲所谓的义气,不讲真理,讲私情,不讲党性,正气得不到发扬和扶持,歪风得不到有效遏制;有的重大原则问题面前,缺乏起码的政治敏锐性,但对组织人事方面的事确异常的“关注”,乐此不疲地当地下“组织部长”。我的用人标准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资历。通过“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员干部要多一些公心,少一些私心;多一些正气,少一些俗气;多一些原则,少一些圆滑。特别是要创造一个能干事的环境,让能干事的人毫无顾忌地干,让不干事的人没市场,最终淘汰出局。
    (三)做敢于担当的模范。“干部要敢于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也是选拔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所谓“担当”,就是临事不畏难,关键时刻能顶得上、靠得住;就是面对矛盾、问题甚至失误,不推诿、不回避,不绕道走;就是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责任、正视问题,千方百计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因此,敢于担当,应是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做敢于担当的表率和模范。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没有担当,任何事都做不了,更做不好。当前,我场集团化发展已正式启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切实负起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责任,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幸福普济圩而不懈努力。
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也是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履行自身职责的应有之义。无可讳言,随着从严治党、从严执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为官不为”的倾向,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现象,这与我们党的党性要求、作风要求格格不入。作为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理应多干事、多作为、多奉献、多付出。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使命,才能得到农场和职工的赞誉,取得令人自豪的成就。
    (四)做狠抓落实的模范。“启于思路,胜于理念,贵在实干”。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要突出市委市政府“集团化发展”这个中心,坚持发展不动摇,不犹豫,不停步,真正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把农工商集团全力推进,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时间不等人,现在已到了2016年时间和任务“双过半”的节点,八届一次职代会提出的今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如何?集团化发展面临的改革时间要求如何推进?面临的土地经营体制这一瓶颈如何破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予以解决,我们没有退路。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场集团化发展战略部署,以实际行动向建党95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